世人都说“潮汕人是中国的犹太人——善于经商”,李嘉诚、马化腾个个长袖善贾。殊不知潮汕历史上还有两位“经略边务、督修长城”的潮州人,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呢。
吴一贯(1455-1512),字道夫,明潮州府海阳县上莆都(今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水美村)人。明成化十三年(1477)广东乡试第十五名,十七年(1481)会试第二十二名,殿试成三甲进士,授江西省上高县知县,转安徽黟县;明孝宗弘治间被选拔升为御史,历任浙江、福建、南畿(江苏、安徽)巡按。吴一贯以办事精明强干闻名,做事勤谨,廉洁自律,修建学宫,兴办义塾,惩治贪吏,平均徭役,荡平盗贼,所到之处,奸邪敛迹,成绩显著。弘治十一年十月,吴一贯因政绩彰显,擢升为大理右寺丞(正四品官职,大理寺是古代掌管刑狱的中央审判机关,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)。后蒙冤贬谪云南任知州,三年后升迁江西省按察副使,并进官按察使(正三品),在一次行军路上罹患而逝。
第二位督修长城的潮州籍官员,就是稍晚的明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翁万达了。
翁万达(1498年—1552年),字仁夫,号东涯,明潮州府揭阳县鮀浦都人(明嘉靖划归澄海县,今属汕头市金平区),是明代名臣、名将和诗人,曾三度官拜兵部尚书(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),潮州状元林大钦就是翁万达的佳婿。
翁万达出身寒门,为明世宗嘉靖五年(1526年)进士。历任广西梧州府知府,陕西布政使、巡抚,宣大总督,兵部尚书等职,曾参与处理安南动乱,后期统理北部边防,抗击蒙古俺答汗侵扰,统边五六年间,屡立战功。《明史·翁万达传》载他治理梧州4年,“声绩大著”;征讨安南,“万达功最”;督边6年,“以宿将守边,威名慑敌”。后三罢三起,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逝于归乡途中,葬于今梅州市大浦县三河坝汇城虎星山,其墓 “日受千夫拜,夜观万盏灯”。
嘉靖二十三年,翁万达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、三边总督,他嫉奸除暴、整顿部队、裁撤冗员、精选将佐、广招兵士、修缮关隘、储存粮草、厚抚降卒、严明赏罚,军威大振;他奏准修筑大同以东至宣府以西一段200里边城,又筑大同以西,宣府以东800里边城,又筑烽堠300余座,既巩固边防,又便于战士耕牧,节省了大量军费。明史载“万达精心计,善钩校,墙堞近远,濠堑深广,曲尽其宜。寇乃不敢轻犯,墙内戍者得以暇耕牧,边费也日省。”督边六年,在当时明朝的几场御敌战争中,建立了赫赫战功,声名远播。对手俺答汗虽“势方张,空闲数十万”,却不敢大规模进犯,边关一度出现了升平景象。
翁万达兼备文武才略,今存诗文著作有《东涯集》、《稽愆集》、《稽愆诗》,以及目录家著录的《总督奏议》《三镇兵守议》等,以及今人所辑《翁万达集》。明世宗褒扬他“文足以安邦,武足以戡乱”,是“岭南第一名臣”;明穆宗追赠太子少保,谥号“襄敏”;张居正曾评价道:“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(翁万达)屈一指焉”;《明史》称:“嘉靖中,边臣行事适机宜,建言中肯寂者,万达称首”;潮汕人更将翁万达与其佳婿林大钦、以及另外一位明代名臣陈北科并称为“潮汕三杰”,翁婿同称成就一番美名。
现在的潮州老城牌坊街有一座“少司马”牌坊,就是为纪念明代潮州先贤翁万达而建。
明一代有重臣如吴一贯和翁万达对长城沿线的精心布防建设,使明边防事务得到大大改善,也成就了潮汕人规划督修明长城的伟大事迹,他们的故事远在华夏东南海寓的潮汕地区流播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