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长城历史变迁的见证 ——《新平堡图》

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晚期《新平堡图》

 

在山西省天镇县的东北角,即今新平堡镇一带,有一块突出的三角地带。这一地带南至南洋河,东邻河北怀安县,西北接内蒙古,其地形为低缓山地,中间有一带状平川,地势斗出,护卫着河北乃至京畿地区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明朝建立之后,此地成为防御蒙古军队来袭的前线。明成祖定都北京之后,此地作为宣大地区(约在今河北张家口、山西大同一带)的一部分,战略地位更加突出,因此明朝在此广布重兵,增建城堡。

 

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 年),宣大总督翁万达在修筑大同、宣府长城的同时,修筑了新平(即今新平堡镇)、保平(今天镇县新平堡镇保平堡村)、平远(今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堡村)和桦门(在今天镇县新平堡镇红土沟村东)四堡。在当时,新平堡设置了参将一级的高级军官,管辖了四堡的2956名官军和589匹骡马。

 

到了清代,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早在清军入关之前,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主的努力,漠南蒙古已被清朝收服。入关之后,清朝逐步把蒙古各部并入版图,长城地带也由直接面对敌对势力的前线,变成了远离边疆的内地。正是由于边疆形势深刻而显著的变化,清朝宣大地区的军事任务已不再如明朝一般繁重。于是,清朝逐渐在长城地带削减驻军规模,一些堡甚至不再驻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趋势越发明显。以新平堡为例,清军入关后,对新平堡的驻军进行了多次调整,总体而言保持在三四百名的规模, _驻军人数较明代有显著的下降。清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新平堡的驻军降至235名。之后继续削减,清同治元年(1862年)的驻军为219名, _清光绪十年(1884年)只有196名。

 

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幅《新平堡图》,该图就是这一历史变迁的见证。

 

这幅地图画在一张纵55厘米、横63厘米的纸张上,图的四周用贴红标注方位,上北、下南。该图描绘了新平堡及其周边地区的山脉、河流、城堡、道路、墩台及长城等地理事物。图上山体用靛青色勾勒,河流用绿色带状符号表示,道路用黄色带状线条加黑边符号描绘,城堡用蓝色矩形符号绘制,墩台用平立面结合的象形符号加以描绘,而长城关口用红色“米”字形符号表示。图上也有大量文字注记,即用贴红标示重要地理事物的信息。

 

从图上所描绘的内容来看,在新平堡参将所管辖的区域内,平远堡、桦门堡和保平堡的驻兵都已裁撤,改为民堡,仅新平堡有218名驻兵(不包括参将、中军守备、把总、外委千把总等军官)。与上文所提驻军数量对照,可知此图反映的是清同治元年(1862年)到清光绪十年(1884 年)之间新平堡的驻军情况,此图也很有可能绘制于这一时期,是当地衙署为了解新平堡绿营兵的驻防情况而绘制的。

 

审视这幅《新平堡图》,清代后期长城沿线的军事驻防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。同时,对比同一地区不同时代的驻军情况,我们便能清晰地感受到明清时期长城一带军事驻防的时代变迁,类似《新平堡图》这样的地图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有关这些历史的直观认识。





京ICP备2022031906号